贡山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气象

日期:2025-01-02 10:44:47  浏览:0  来源:贡山发布 作者: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从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近年来,贡山县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振兴。

聚焦“党建+组织”,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贡山县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实村“两委”班子换届、农村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等,选优配强148个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实现全覆盖规范化党支部创建。一是配强力量抓攻坚。加强乡村两级力量,乡(镇)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占比达45.28%,选派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选优配强29个村(社区)“两委”成员。先后开展1轮村(社区)班子换届回头看、2轮乡(镇)和村(社区)班子届中分析,调整10名村干部。对县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等开展专题调研,更新“八个一批”优秀干部名册,掌握202名优秀干部。二是强化培训提能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坚持以培促学、以训促能,每年定期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切实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用好用活党校、实训基地,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举办培训12期,覆盖1682人次;选派22名乡村干部到县外培训。2024年以来从乡村能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70名,依托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8名优秀农村党员,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集中培训10期,覆盖1410名党员。三是关怀激励增干劲。出台《贡山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试行)》,72名村(社区)干部领取集体经济创收激励33.16万元。

聚焦“党建+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贡山县探索建立“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坚持以党建引领助推产业振兴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是全要素推动产业组织化。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61家企业、合作社与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资金和群众聚在产业链上,全县种植面积达34.74万亩,挂果面积达15万亩以上,预计2024年产量达8500吨左右,按每公斤10元计算,产值达8500万元左右,预计人均增收2300元左右。先后建成153个中蜂养殖点,培养养蜂能人160余人,中华蜂养殖达3.01万(箱)群,总产量40吨,产值390万余元,受益农户1600余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二是全过程推动就业组织化。实施党员包就业转移等“十大包户制”,转移就业11728人、脱贫人口就业9720人。三是全方位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化。县委统筹将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结合贡山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党建+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盘活现有资源,培育草果、灵芝、黄精等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党建作用引领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推动13家集体经济公司争取项目114个,项目资金22397.33万元,带动务工群众6546人次,发放工资3085.75万元。培养建筑工人1027人。

聚焦“党建+人才”,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乡村振兴要靠人,产业发展要靠人。贡山县坚持发展党员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筑牢产业发展“主心骨”。一是争取资源添动能。挂牌3个省州专家工作站,用好13名帮扶人才,科技科派团实地指导草果、中药材等4个产业,解决10个技术问题。医疗“组团式”帮扶推广98种新技术、28种新项目,推动日均门诊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5.9%。教育“组团式”帮扶强化“六个一”帮扶带教,实施“规范化课堂”建设项目,择优选拔30名初、高中生暑期赴上海研学。二是培育人才强动力。制定《乡村人才振兴方案》,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健全完善“师带徒”机制,带培36名本土人才。统筹100万元资金推动双“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作,培训实用人才、产业工人、新型农民527人。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后备干部,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发展。三是专技帮扶补短板。紧紧抓住贡山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重大机遇,制定工作计划及年度任务表,下派科技特派团到基层一线,组织召开技术培训会,对产业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工作,依托科技特派员为贡山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选派74名农技、医疗、教育等方面人才脱产研学、跟班进修,培养紧缺人才。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选派35名专业技术人员下沉服务,推动资源、政策、技术入村。

聚焦“党建+文化”,提升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制定《文化振兴实施方案》,成立65支文艺队,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娱乐方式,提高群众精神文化追求,提升乡村乡风文明建设,坚持将“党建和文艺活动”相结合,依托“三个队两个一”“一周三活动”等载体,各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积极引导村民群众走出火塘、走出家门,齐聚广场开展文化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丰富村民群众文化生活。成立贡山县怒乡之音演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党总支+公司+文艺队”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承接各类商业演出,让演艺公司文艺队走出贡山到各地交流表演,提升知名度,推动公司盈利、集体创收、群众增收,助力怒族“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公司成立以来,已接到52场商演,盈利8万元。聚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超市”“道德积分超市”等,激活乡村振兴活力,组织26名群众参演舞台剧《独龙·南青》《怒的家园》并赴上海展演,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同时,走出一条文化产业“变现”之路。

聚焦“党建+生态”,打造乡村最美景色

乡村美不美、干不干净,事关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关乎民生福祉。贡山县扎实推进抓党建促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强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与保护工作队员的选派管理和作用发挥。深入开展“绿美贡山”党员示范林创建活动,以一个行政村打造一个示范林的目标要求,完成26个村建设计划清单,并完成种植。同时,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依托“红黑榜”、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主动参与到创建美丽村庄行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着力打造一个干净美丽、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2024年全县打造县级示范样板点1个,完成建设绿美城市(社区)15个,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21个,绿美交通16条43.52公里、绿美河湖1个、绿美校园1个、绿美景区1个。独龙江乡孔当村、普拉底乡其达村评价认定为2023年省级森林乡村,怒江(贡山青拉桶段)入选全省2022年度绿美河湖标杆典型对象,贡山县城乡绿美创建工作持续“出圈”。